6月27日至29日,第十四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在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盛大举行。本次论坛以 “移民与族群:跨学科视域下的华侨华人与客家研究” 为主题,由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、《华侨华人文献学刊》、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秘书处共同主办,中心主任温春香教授携中心多位成员参加会议.
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在陈延奎大楼四海厅拉开帷幕。中山大学原党委书记、教授陈春声以《施坚雅的 “客家意象”-- 从梁肇庭的研究谈起》为题,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切入,深入剖析了经典理论框架下的客家研究范式转型。新加坡国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教授黄贤强带来《客家移民与东南亚华人社会:跨域研究视野与案例》,通过东南亚客家移民的具体案例,展现了跨地域研究的独特价值。华侨大学讲席教授、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创院院长吴小安则立足学科建设,为论坛开启了跨域研究的学术视角。
“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华侨华人与客家研究” 圆桌论坛,陈春声、黄贤强、吴小安、福建师范大学谢重光教授、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周建新教授、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院长肖文评教授等学者展开深度对谈。专家们围绕客家文化的海外传播、族群认同建构、现代化转型等议题,结合历史学、社会学、文化学等多学科视角,就客家研究如何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展开热烈讨论,为学界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学术启示。
本次论坛设置四大议题:“客家海外移民历史演进与全球分布” 系统梳理了客家移民的跨国流动脉络;“客家文化多元化与现代化发展” 探讨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创新路径;“客家文化传承与族群认同” 聚焦于文化基因的延续机制;“客家文化海外传播与本土化” 则分析了文化跨地域传播的适应策略。四大议题形成完整研究体系,既立足历史纵深,又关注现实发展,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多维对话平台。
论坛在中心主任温春香教授的主持下圆满闭幕。作为客家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平台,客家文化高级论坛自 2010 年由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发起以来,始终以推动客家学术研究为宗旨,通过 “主题演讲”“圆桌论坛”“青年沙龙” 等多元形式,搭建起跨机构、跨学科的交流桥梁。论坛采用年度轮值主办机制,经过十五年发展,已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客家文化学术品牌之一,为促进客家学科建设、推动文化创新性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,不仅深化了学界对华侨华人与客家研究的跨学科认知,更为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与会学者一致表示,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,进一步整合研究资源,拓展研究视野,为推动客家文化的全球传播与学术创新贡献智慧力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