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西理工大学黄志繁教授莅临我院讲学

作者: 来源: 发表时间:2025-10-15 浏览量:

10月14日下午,江西理工大学黄志繁教受邀莅临我院讲学,在博通楼211室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主题为《什么是客家》的精彩学术讲座,此次讲座是“数智人文、艺术融合创新”交叉学科群专家系列讲座第七期。讲座由客家中心主任温春香教授主持,我校及江西理工大学相关专业教师,学校民俗学、人类学、中国史、社会工作等专业研究生共四十多人参加聆听。

讲座从问题的提出、人群流动与王朝教化——赣闽粤边界区域社会史、客家认同与国家认同、客家形成的回溯四方面展开。黄教授首先梳理了目前关于客家源流的四种学说,指出,客家研究已从传统的“文化-民系”范式,逐步转向“认同-族群”的研究路径,反映出学术界对族群本质理解的深化。

其次,黄教授讨论了宋元以来赣闽粤边界地区的人口流动、山区开发与社会转型。通过黄志繁、肖文评等学者的研究,揭示了该地区从“盗区”到“政区”、从“畲乡”到“邹鲁乡”的演变过程。其中,百喉杨氏与黄乡叶氏的对比案例,生动说明了科举教化对地方家族命运与国家认同形成的深远影响。

接着,进一步探讨了客家族群认同形成的历史基础,阐明客家认同相当于国家认同。叙述了赣闽粤边界地区明清时期地方社会的“士绅化”、晚清广泛的联宗现象、畲瑶族群的汉化进程。

最后梳理了客家形成的历程。从宋元时期赣闽粤边界社会族群大融合、明清赣闽粤边界山区开发和流民运动的开展致使社会转型为“王化之区”,到晚清时期客家族群意识正式形成,并在民国时客家族群意识获得更大层面认可。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,形成了全球性“客家”族群。值得注意的是,1990年之前,赣南大部分人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,2000年后,客家人已经形成为全球性的族群认同。

讲座的最后,中心温春香教授进行总结,指出黄教授的讲授旁征博引,引人入胜,且黄教授的研究有两大突出贡献:理论创新与资料整理出版,他把客家研究纳入到了明清社会经济史范畴,把一个区域的研究纳入到了主流学术圈。讲座深化了对“客家”这一族群概念的理解,对于客家研究很有启发意义。

下一条:中心钟福民教授获批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

关闭


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

电话:0797-8393678   邮箱:kiyjzx@gnnu.edu.cn   传真:0797-8393678   邮编:341000

版权所有 © 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